修改子程序的参数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编辑子程序代码
打开IDE并创建一个新的源代码文件。
根据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编写子程序的代码,包括函数名、参数和返回值等。
在需要使用子程序的地方,可以通过调用函数名来调用子程序,并传递相应的参数。
在主程序中调用子程序
在主程序中通过调用子程序的名称和传递所需的参数来使用该子程序。
在编辑子程序时需要注意保持代码的可读性和模块化,以便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设置输入和输出参数
在步骤参数设置窗口中为子程序设定好输入和输出。
如有修改,请编辑使用了此子程序的“运行子程序”模块,重新设置参数值。
输出参数可以在变量属性中,选中“子程序的输出”选项即可将此变量转换成子程序的输出参数。
传递参数的方式
如果调用子程序之前出现进行装配(set up)的代码,或者在调用子程序之后出现拆卸(take down)的代码,表明应该只传递个别数据而不是对象。
如果发现经常需要修改子程序的参数表,而每次修改的参数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对象,说明应该传递整个对象而不是个别数据项了。
使用参数
在子程序体内,可以通过使用声明的参数来访问传递进来的值,并进行相应操作。
如果需要通过引用传递参数,可以使用指针或者变量地址等方式来实现。
注意事项
S7-200的子程序SUB一旦写好,用在程序中之后,是不可以修改其输入输出管脚的。如果需要修改,需要把原本的调用删掉,从头重新调用,并为每个接口逐个分配变量。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有效地修改子程序的参数,并确保修改后的子程序能够正确地在主程序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