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标校正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
校准人员需佩戴合适的工作服和工具,确保工作环境整洁,避免灰尘和其他干扰因素。
检查校准所需的设备,如标准块规(量块)、游标卡尺等,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检查测量接触面
检查游标卡尺的测量接触面是否干净、无污渍、无锈迹。
检查指针式卡尺的表头指针是否完好、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
将游标卡尺的指针调整至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确保测量起始点的准确性。
使用标准块规进行校准
选择合适的标准块规(量块),将其放置在游标卡尺的测量面上。
按照校准程序对游标卡尺进行校准,通常包括比对测量和记录数据。
记录和计算
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等。
清洁和保养
校准完成后,清洁游标卡尺和量块,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案,便于后续跟踪和审核。
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范围
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校准用基准物质
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
环境条件
室温。
校准步骤
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3.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4. 清洁游标卡尺和量块,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5. 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案,便于后续跟踪和审核。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游标卡尺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