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程序的编辑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编辑环境
可以选择不同的编辑软件,如行编辑、全屏幕编辑和兼有两者功能的编辑。在微型计算机上,常用的编辑软件包括vim、Notepad++、Sublime Text、VS Code等,这些工具提供了代码高亮、自动补全等功能,可以提高编辑效率。
编写源代码
使用选定的编辑软件,将源程序的全部或部分输入到计算机中。在Linux系统下,可以使用vim编辑器编写源程序,并通过命令行工具如gcc进行编译。
编辑源程序
在编辑环境中,通过编辑命令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可以修改已发现的错误,并进行保存。在编辑过程中,应注意代码的格式和语法规范,以避免出错。
保存源程序
编辑完成后,应将源程序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存储器上。通常保存为.lst和.obj文件,以便后续的汇编和调试。
汇编和调试
使用交叉汇编软件对编辑的源程序进行汇编。如果源程序无误,机器会显示“OK”。如果有错误,需要重新编辑并重新汇编,直至通过。
仿真和调试
将汇编后的目标文件通过PC机的串行口传到开发机上,进行仿真调试。经调试无误后,再经编程器将调试好的目标程序固化到程序存储器ROM中。
优化和注释
在编辑源程序时,应确保代码规范、简洁,并添加适当的注释,便于后续的维护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编辑和修改源程序,确保其质量和功能的正确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