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设备校准程序可以参照以下步骤编写:
目的
保证检测设备的量值可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
确保测量监控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职责
动力车间负责组织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校准,并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
生产部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
程序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
动力车间提出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计划,填申购单报生产主管批准,采购部根据申购单负责采购。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验及初次校准:
新采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动力车间负责组织送质量计量监督局相关部门进行校准或自行校准,合格后方能发放使用,对合格品应贴上标识。
动力车间负责对该设备编号,建立《设备校准一览表》,记录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校准周期、校准日期、放置地点等。
设备校准的周期和频率: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保养情况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制定具体的校准周期和频率。
校准操作步骤:
关闭并断开设备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或相关规范,进行校准所需的调整和设置。
使用校准工具和测量仪器,对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
将实际测量值与设备规格和要求进行比较,确定是否符合校准要求。
如有需要,进行调整和校正,直至设备符合规格和要求。
记录校准结果,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和校准值等重要信息。
标识已校准完成的设备,以便进一步使用和维护。
校准后验证:
设备校准完成后,应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
检测室技术人员和设备管理员结合设备的使用方法、检测范围和《仪器设备校准/测试需求分析记录》,对照校准证书给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准确度等级,给出确认结果,并填写《仪器设备校准/测试结果确认记录》。
确定设备合格、降级使用、停用的校准状态,报检测室主任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记录和归档:
设备管理员在取得校准证书的2个工作日内,转交检测室主任,由其安排相关检测人员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技术负责人对校准证书确认结果给予有效性确认。
设备管理员负责归档记录,填写校准标识(含确认结论、日期等信息),粘帖校准标识。
校准计划和管理
制定校准计划,包括校准的设备清单和校准频率。
确定校准人员的培训和认证要求。
确定校准记录的保存和管理方法。
定期对校准结果进行审查,并根据需要采取整改措施。
以上是一个通用的设备校准程序框架,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