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呼救程序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发出信号
使用手持电台、呼救器、照明灯爆闪或器材敲击发声等方式发出呼救信号。
通过战斗频道或紧急救援频道重复呼叫“呼救、呼救、呼救”,每间隔5秒,直至收到回复为止。
说清要素
收到回复后,立即报告姓名、单位、所处位置、当前处境、空气呼吸器压力等情况。
保持与紧急救援小组的联络,确保信息畅通。
主动待援
在具备行动能力的情况下,寻找避难层、疏散楼梯间、靠外墙房间、承重构件下方等避难空间。
采取关门、射水、支撑等方式,堵截火势、驱散烟气、稳固结构,减少危险因素。
积极避险
采取深吸、慢呼的呼吸方式,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延长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
当空气呼吸器气量即将用尽时,可利用阻燃头套进行“过滤式”呼吸,并通过低姿体位获取空气。
发出求救信号
根据自身及周围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求救,如喊叫、吹哨子、敲打能发声的物品,甚至砸碎玻璃等。
在野外时,可以利用反光镜、抛物、烟火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评估现场情况,制定应对策略。
迅速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20或110,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和紧急情况描述。
提供关键信息
在通话中,简明扼要地报告事故地点、受伤人数、伤害程度等关键信息。
描述现场状况,包括伤害类型、人员数量、受困程度等,以便救援人员做出合理调度。
遵循急救原则
在专业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如果有多人在现场,应分工合作,一名救护人员留在伤员身边开展救护,其他人通知医疗急救机构。
如果独自一人,应大声呼救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果有第三者在场,请他人帮助呼救和拨打急救电话。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遇险呼救,提高获救的可能性并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