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面对无路可走的时候,他选择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应对这个世界。他并没有选择权谋或者权力,而是选择了以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这个世界周旋。他似乎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这可以看作是庄子的一种“哲学困境”。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庄子在《山阴道上》中曾感叹:“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
在庄子看来,人生短暂,生死只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他并不惧怕死亡,反而以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当弟子问他死后会如何时,庄子回答说:“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
庄子的思想为我们在困境中提供了一种超脱的视角。他告诉我们,当无路可走时,我们应该像鲲鹏那样,拥有超越眼前局限的力量,振翅高飞,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进发。他主张“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即要顺应自然,不被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所困扰,专注于当下,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
总的来说,庄子在面对无路可走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逃避或抱怨,而是以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态来应对。他的思想和态度,为我们在困境中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