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男儿”在古代中国的身高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为“尺”的长度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然而,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估算出“七尺男儿”的身高范围。
秦朝时期
一尺约等于23厘米。
因此,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161厘米(7尺 x 23厘米)。
周代至秦汉时期
一尺的长度约为23.1厘米。
因此,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161.7厘米(7尺 x 23.1厘米)。
三国至西晋时期
一尺的长度略微增长至24.2厘米。
因此,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169.4厘米(7尺 x 24.2厘米)。
南北朝至唐代
一尺的长度达到了30.7厘米。
因此,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214厘米(7尺 x 30.7厘米)。
宋元明清时期
一尺的长度进一步增长至31.68至32厘米。
因此,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222至224厘米(7尺 x 31.68至32厘米)。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秦朝至周代: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161至161.7厘米。
三国至西晋时期: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169.4厘米。
南北朝至唐代: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214厘米。
宋元明清时期:七尺男儿的身高约为222至224厘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仅供参考,因为不同文献和历史时期的“尺”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