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50年3月至5月期间对海南岛国民党守军实施的一次渡海登岛作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解放了海南岛。
战役背景
时间:1950年3月5日至5月1日
地点:中国海南岛
参战方:
国民党:薛岳(海南防卫总司令)
共产党:邓华(第十五兵团司令员)
结果:共产党胜利,解放海南岛
战役过程
前期准备: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组成10万人的渡海作战兵团,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和战术技术训练。
渡海作战:
1950年3月5日,解放军开始渡海作战,分批进行偷渡与大举强渡。
4月16日,解放军大规模强渡琼州海峡,突破国民党军的“立体防御”体系。
战役发展:
4月17日,野战军主力在琼崖纵队接应下登陆,与国民党军在澄迈县展开决战。
4月23日,解放军解放海口市。
4月30日,榆林港和三亚市被解放。
5月1日,八所地区全歼国民党军二八六师,海南岛全岛解放。
战役特点
主要特点:
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
创造了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登岛的成功战例。
突破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组成的“立体防线”。
影响:
宣告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
为解放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加速了东南沿海岛屿解放的步伐。
战役意义
海南岛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极端不利条件下,通过精心准备和战术创新,成功实施的一次渡海作战,为后续的岛屿解放作战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