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时间:2025-03-09 23:09:44 单机游戏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一种 将资源费用准确分配到产品、服务等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过程。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企业资源的消耗与具体的作业活动进行关联,再通过这些作业来合理分配成本。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更精确地分配成本,进而优化资源使用,降低不必要的开支,提高经营效率。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包括:

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

将能够直观地确定为某特定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成本划为直接成本,直接计入该特定产品或服务成本,其余部分则列为作业成本。

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

作业是指为提供服务或产品而耗用企业资源的相关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计量作业成本:

根据资源耗用方式的不同将间接资源成本分配给相关作业,计算出各项作业的成本,即作业成本。

选择成本动因:

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作为分配作业成本的计算依据。

汇集成本库:

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

作业成本分配:

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