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实验方法有所变化。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回收率范围:
绝对回收率
通常在90%到110%之间。
绝对回收率考察的是经过样品处理后能用于分析的药物的比例,因为不论是生物基质还是制剂辅料中的药物,经过样品处理都有一定的损失。
相对回收率
分为两种方法:回收试验法和加样回收试验法。
回收试验法是在空白基质中加入药品,标准曲线也是如此,这种测定用得较多,但有标准曲线重复测定的嫌疑。
HPLC回收率
通常在80%至120%之间。
以100%为目标,回收率在80%至120%之间被认为是可接受的。如果回收率低于80%,可能表示样品准备方法存在问题,或者分析方法不准确;如果回收率高于120%,可能意味着样品准备过程中的损失或污染,或者分析方法有误。
强制回收率
根据产品和包装的生命周期、处置率、收集率确定。
例如,轮胎(内外胎)前3年的强制回收率为5%;用于车辆的电池(如锂电池、镍氢蓄电池)回收率为8%;不同类型电池的强制回收率为8~12%(其中铅酸电池为12%,其他类型电池为8%);不同包装类型回收率为10~22%;玻璃瓶回收率为15%。
纳滤回收率
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一个范围,通常在80%-90%以上,但具体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某些情况下,回收率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但过高的回收率可能会导致膜的堵塞和损坏,从而影响纳滤的性能和寿命。
建议
选择合适的回收率范围: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回收率范围,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优化样品处理方法:确保样品处理过程中药物的损失最小化,以提高绝对回收率。
验证分析方法:通过加样回收试验等方法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确保相对回收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监控操作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溶液性质等,以优化纳滤等过程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