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武将排名如下: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吴国的建立者。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精通军事,官至前部大都督,孙策死后,以中护卫与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权,官至建威中郎将。
黄盖(182年-208年),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东吴著名反叛乱专家,赤壁之战东吴以弱胜强,黄盖的诈降火攻的计策是此战胜败的关键。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初为州郡吏,从孙坚征伐,镇压黄巾军,破董卓,后助孙策经营江南,官拜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西)人,东吴名将,参与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功卓著。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东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勇猛善战,有“锦帆贼”之称。
太史慈(166年-208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人,东吴名将,武艺高强,弓马剑术样样精通,参与赤壁之战前夕病逝。
陆逊(183年-258年),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精于谋略,夷陵之战中战胜刘备,后官至丞相。
建议:
孙坚、孙策、孙权作为吴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统治者,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周瑜、黄盖、程普等人在赤壁之战等关键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是吴国的重要支撑。
甘宁、太史慈等人勇猛善战,为吴国的扩张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陆逊则以智谋和谋略著称,尤其在夷陵之战中表现出色,为吴国的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