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超额累进税率主要适用于 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具体税率如下:
综合所得
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分为7级,具体分级如下: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经营所得
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分为5级,具体分级如下: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5%;
超过30000元至12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超过12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超过300000元至6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超过6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其他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计算方法
计算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时,需要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的收入减除各项扣除后的余额。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所属级距,应用相应级别的税率计算税额,并将各等级税额相加得到应纳税额。
示例
假设某居民个人年度综合所得为600000元,其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如下:
减除费用六万元:600000 - 60000 = 540000元
根据超额累进税率表,540000元属于“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应纳税额 = 30% × 540000 = 162000元
因此,该居民个人年度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62000元。
建议:
居民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应详细计算各项所得并正确应用超额累进税率,以确保合法合规并减少税务风险。
纳税人可以通过官方提供的税率表和计算工具,准确计算应纳税额,避免因计算错误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