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简介

时间:2025-03-08 02:51:29 单机游戏

怒族是 云南省怒江地区特有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怒族是生活在怒江本土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也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与分布

根据2012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怒族总人口为37523人。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市(原碧江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

族源与名称

怒族自称“怒苏”(泸水)、“阿怒”(福贡)、“阿龙”(贡山)和“若柔”(兰坪)。

怒族可能有两个来源:泸水县一带的怒族自称“怒苏”,与今日大小凉山的彝族自称“诺苏”音义相同;福贡、贡山县的怒族可能来自怒江北部贡山一带自称为“阿龙”或“龙”的古老居民。

这两部分怒族在长期交往中逐渐接近,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怒族,但各自还保留着自己的某些特点。

语言与交流

怒族有自己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怒族人无自己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

由于长期与傈僳族相处,怒族人普遍会说傈僳语。

经济生活

怒族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荞麦和玉米。

怒族民间大都栽种漆树和黄连等经济作物,也从事织红纹麻布、编竹器、做木器、烧制陶器和酿酒等家庭手工业。

文化艺术

怒族的服饰因居住区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都富有地区的民族特点。怒族妇女用麻线纺织制作的怒毯在怒江地区颇富盛名。

怒族有丰富的节日庆典,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的乃热节(原名朝山节,后改为鲜花节,再改为仙女节),这是民间祭拜山神的文化习俗。

宗教信仰

怒族过去崇拜图腾,信万物有灵。部分怒族信仰喇嘛教或天主教。

历史沿革

怒族在16世纪以前可能还处于新石器的晚期阶段,当时除使用石锄外,还使用木锄和竹锄。

怒族地区从8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

综上所述,怒族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地区,有着独特的语言、经济生活和文化艺术。